【楔子/ 緣起】:

  按災變管理,一般分為三階段:災變發生後至第三個月之間,為「緊急救援時期」;災變後第四個月至一年內,為「恢復秩序期」;災後一年起至災後第三年為「長期重建期」。

 

  依據佳冬鄉生活重建服務中心(以下簡稱「本中心」)訪視受災戶完成之1940戶普查表(截至99.10.31止),其中有398戶因失業而有就業服務需求(佔20.52%),遠遠超過主計處於99.10.22.發布的國內失業率5.08%。這也是本中心社工員到災區訪視,常常會遇到受訪家庭的個案,說到失業亟需要就業協助時,眼角總是泛著淚接受訪談的原因。

 

  從災後的「長期重建期」大部分災區居民最關心的是「生計問題」及「就業的需求」。尤其佳冬鄉及週邊鄉鎮,並無工業帶來大量的就業機會,居民災變前原本就是以農、養殖魚業為主要生計,但是災後面對地層下陷的老問題、極端氣候、海水倒灌、災害常態化時代來臨、養殖戶無力復養、失業….等等危機,災後重建的工作,後續該如何走?該從那一點先切進來,效益最好?可不可以關照到社區活化、文化保存、產業生計及永續發展等均贏的重建或重生計畫?社區組織與既有產業、資源團體等,如何建構良好互動及合作機制?如何運用在地特色,組織與結合相關資源,開發在地特色產業,創造在地就業機會?

 

  「勞委會」今年所推的「培力就業計畫」含有訓用合一的特性,非常適合災區失業者投入,受災區之社區、團體,得提出「災區重建」有關之計畫,政府給予補助,進用災區人力,經過短期的職業訓練,投入地方重建與發展之願景。

讓「職業」與「志業」相結合,付諸實踐,

讓安身立命的想像成為可能,

讓夢想在茄苳新故鄉飛揚。

 

  值此,災後一週年之歲末,擬邀請產、官、學及社區前賢等,齊聚共同研商,更熱切邀請關心佳冬鄉發展的在地團體、青年、領袖,出席這場集體的對話。

 

【指導單位】:內政部、勞委會職訓局高屏澎東就業服務中心、屏東縣政府、佳冬鄉公所

【主辦單位】:財團法人崇義文化教育基金會/屏東縣佳冬鄉生活重建服務中心

協辦單位】:蕭家古蹟祖屋管理委員會、楊氏宗祠古蹟管理委員會、屏東縣八音協會、屏東縣世客八音樂團、佳冬鄉農會

受邀單位】:

(一)公部門

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/羅主任秘書 世雄

屏東縣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/鍾副主任委員 佳濱、王委員 啟敏

勞委會職訓局高屏澎東就業服務中心

內政部社會司/黃司長 碧霞或指派之代表

屏東縣政府社會處、農業處、文化處、客家事務處等處長或指派之代表

屏東縣佳冬鄉公所/賴鄉長清華、農業課、社政課等課長或指派之代表

(二)在地團體與產業

佳冬鄉農會、林邊區漁會、屏東縣養殖漁業發展協會、屏東縣農漁產業推廣協會、屏東縣單車推廣教育協會、楊氏宗祠古蹟管理委員會、蕭家古蹟祖屋管理委員會、天主教佳冬天主堂傳協會、伊甸基金會枋佳服務中心、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佳冬教會、屏東縣世客屏東八音樂團、屏東縣八音協會、屏東縣佳冬鄉松竹梅協會、屏東縣佳冬鄉青溪婦女服務協會,以及賴家、大同、羌園、塭豐、六根、燄溫、萬建、佳冬、石光、昌隆、豐隆、玉光等12村辦公室及社區發展協會

(三)學術單位

中山大學-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/鄧學良副教授

國立屏東科技大學/土木工程系/丁澈士教授兼系主任

國立屏東教育大學/文化創意產業系/林思玲助理教授

慈恵醫護管理專科學校/休閒事業管理科、觀光事業科、餐飲管理科

國立佳冬高級農業職業學校/農場經營科、食品加工科、餐飲管理科

(四)經驗分享:屏東縣地磨兒文化產業藝術協會之培力就業計畫/黃逸珍專案經理

(五)廖婉汝立法委員國會研究室及潮州服務處

【日期、地點】:

日期:2010年12月20日(星期一)

地點:佳冬蕭家古蹟大宅院(在冬天的下午,歡迎您來大宅院內享受暖暖的小太陽,可以戴小帽子喔!)

【出席人數】:(礙於古蹟空間空間場所有限/可容納數60~70人) 

(一)    受邀單位出席以2人以內為原則,如有例外請先來電告知(08)8667865

(二)      另開放20名供佳冬鄉民及關心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之民眾報名(以電話報名順序優先錄取)。

(三)主、協辦單位人員。

 


【時間及議程】

研討會議主持人:葉正洋[1]、鄧學良[2]

時    間

議        程

講師 /主持人

備註/說明

13:00~13:20

報到相見歡

八音樂團暖場

 

屏東縣世客八音樂團

屏東縣佳冬鄉生活重建服務中心

蕭吉紫老師領團

13:20~13:40

開場典禮

主辦單位報告

 

來賓長官致詞

 

劉學德董事長

盧進昆董事

 

 

崇義文化教育基金會/董事長

佳冬鄉生活重建服務中心計畫主持人

13:40~14:10

勞委會培力就業計畫申請要點說明

主持人:鄧學良

講師:林琳如

 

勞委會職訓局高屏澎東就業服務中心專員

14:10~15:00

(1)他山之石—經驗分享/地磨兒文化產業藝術協會培力就業計畫(30min)

(2)與談及Q&A(20min)

 

 

分享人:黃逸珍

 

 

 

與談人:丁澈士

 

 

屏東縣地磨兒文化產業藝術協會培力就業計畫/專案經理

 

 

國立屏東科技大學/土木工程系/教授兼系主任

15:00~15:20

Tea Time

客家點心時間

地磨兒文化產業成果

客家傳統八音伴奏

屏東縣地磨兒文化產業藝術協會

屏東縣八音協會

15:20~16:00

推動茄苳文化藝術綠市集芻議

主持人:鄧學良

發表人:葉正洋

與談人:林思玲

中山大學-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/副教授

佳冬鄉生活重建服務中心/計畫協同主持人

國立屏東教育大學/文化創意產業系/助理教授

16:00~17:00

綜合座談

公部門: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代表

屏東縣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代表

王啟明委員(重建推動委員會在地委員暨議員)

勞委會高屏澎東就業服務中心代表

屏東縣政府社會處/處長(或指派之代表)

佳冬鄉賴鄉長 清華

產業:屏東縣養殖漁業發展協會/黃再團理事長

屏東縣地磨兒文化產業藝術協會培力就業計畫/黃逸珍專案經理

導覽:蕭家祖屋古蹟管理委員會/蕭義雄主任委員

地方特色音樂藝術:屏東縣世客八音樂團/蕭吉紫團長

地方傳統藝術:屏東縣八音協會/鍾聰明理事長;客家音樂薪傳師

學術:國立屏東科技大學/土木工程系/丁澈士教授

國立屏東教育大學/文化創意產業系/林思玲助理教授

慈惠醫護管理專科學校

各社區、社團組織/代表人

17:00~17:30

蕭家古蹟及六根庄聚落文化導覽

蕭義雄

葉正洋

蕭家祖屋古蹟管理委員會/主任委員

佳冬鄉生活重建服務中心/計畫協同主持人

17:30

踩著夕陽歸去

 

 

         

 

【問題分析】

(一)佳冬鄉沿海區(塭豐、燄溫及葫蘆尾等村庄聚落)就業人口原本是以養殖為大宗,但八八重創後至今復養率未逾5成[3]。如今災後之復養或轉型,養殖戶正處在十字路口。其主要顧慮因素包括如下:

1、龍膽石斑之養殖時間長,必須經過至少三~四年以上,才能有收成,因此需有雄厚之資金,始可應付長期投資的支出。

2、大部分漁養殖業者,土地先前已有貸款抵押,八八風災農漁養殖產業損失後,後續資金的借貸(二胎)也是問題。

3、地球溫室效應、極端氣候及災害常態化的時代,現有養殖漁塭者,對於林邊溪上游,來義山區大量的山崩潛勢,擔心後續汛期來臨及帶來的的豪大雨及土石流,又會再填高林邊溪河床,導致洪水溢堤而衍生水災等。

4、諸多農、漁民不可控制的外在風險及內部因素,在主客觀條件無法支持或無力復養之情況,而閒置在那裡。原本投入養殖產業圈的從業者(含僱主與受僱者),因而成為災後的失業者。

5.「重建」遭遇的是上述主客觀條件無法支持或無力復養的問題;然而轉型「重生」首要面對的卻是第二專長的養成,有什麼條件可支持其轉型?政府可協助的資源是什麼?

 

(二)佳冬鄉非沿海區之村庄(大同、羌園、六根、佳冬、昌隆、豐隆、石光、玉光、萬建等村庄)原本即以農業生產種植蓮霧(紅透佳人)、檳榔、香蕉為主要農產[4];又種植蓮霧,非常耗工,種植香蕉,需要年輕體力,因而種植蓮霧或香蕉成為留在家鄉的專職農來照顧,而種植檳榔,無需每日照顧且無須年輕體力也可採收,因而成為「兼業農」(假日照顧)或「老農」作物栽種的首要考量與選擇。其形成之原因主要是,農村長期以來農業產值低落、投入工業部門所得高於農業部門,年輕人力外流,形成農村老人化等普遍問題。

  因此,八八風災前,上述非沿海區之農村,原本就屬於「弱化地區」,因88水災,佳冬鄉大同及羌園二村,因受林邊溪潰堤洪水帶來的顆粒極細的沉泥,覆蓋於黑珍珠蓮霧園表土上,因透氣及透水性差,導致蓮霧樹被悶死或枯萎;這些蓮霧園栽種者,大都從十幾年前(民國70~80年代),中壯年時,開始栽種蓮霧苗,苦熬十餘年後,樹苗長大始有較穩定的收成,奈何?一場風災潰堤,十幾年來累積心血,成為一場空,回想要再重新復植蓮霧苗,至少需等待個4~5年始有收成,但如今歲月與體力已經不饒人了,家鄉年輕人也都外出他鄉,到都市謀生去了

  當一個地方生存的基本條件都失去的時候,地方社區人口的流失也將加速。失去人的社區,結構弱化將會加速擴大。地方生活與地方文化的邊陲化及崩解也將是必然的趨勢。「地方活化」,回歸到問題的根源,仍是產業與生計,如何創造在地就業機會,創造一個讓年輕人可以留在家鄉安身立命、生存繁衍的環境,讓在地生活與文化得以延續及自然傳承等,成為大部分國家在追求國家社會永續發展「必須要面對的課題」,以及艱鉅的挑戰。

 

【問題討論】

(1)經濟部依「嚴重地層下陷地區劃設作業規範」六.(一)規定[5],於民國94年12月15日公告佳冬鄉等為台灣嚴重地層下陷地區。

(2)依民國95年測值,佳冬鄉累積下陷量達3.24公尺仍居台灣之冠;受地層下陷區地勢低窪影響及地下水資源枯竭、海水入侵地下含水層、水質鹹化,或受海水倒灌、土壤塩化之影響,導致土地貧脊,尤其本次莫拉克颱風洪水帶來大量土砂導致局部地區地貌改變[6]

(3)關於地層下陷,是屬於不可逆的改變,往後是否可以開發其他替代產業來協助本地災區「重生」(而不一定要回復為災變前養殖王國的「重建」)?屏東縣政府近期推動「養電不養魚」之計畫,其目的也包含「轉型為可減少或改變不抽取地下水之產業」。

(4)面對地層下陷、極端氣候、災害常態化時代來臨、養殖戶無力復養、失業、農村老人化、農村沒落化….等等危機,災區的長期重建,後續如何運用在地特色,組織與結合相關資源,創造在地就業機會、開發在地產業,會是因應本地區特性,後續生活重建、產業重建及文化重建等不可忽略的重要工作

 

  透過佳冬鄉八八災區(含佳冬、六根、塭豐、燄溫、大同、羌園及賴家等七個村)社區資源調查,以SWOT分析評估後,發現推展「茄苳文化藝術綠市集計畫」,能夠發揮在地特色、也能驅動地方培育導覽解說、美食、手工藝、文化創意產業及民宿經營等人才之準備,開發在地產業,創造在地就業機會。

 

  衡酌「勞委會」這次所推的「培力就業計畫」含有訓用合一的特性,是一個具有遠景、可因應各地方不同條件之在地需求及發展潛力,而提出地方發展與解決問題之計畫,非常適合進用災區失業之人力,經過短期的職業訓練,投入地方重建與發展之願景。

 

  本中心業於11月23日向勞委會高屏澎東提出「茄苳文化藝術綠市集培力就業計畫」,但本中心深刻明瞭,單靠本中心所提之計畫,能進用之災區失業者,在本鄉災區失業率20.52%(有就業需求者)之情況下,僅是杯水車薪,尚不能為災區解決生計;因此,本中心利用家戶普查完成,明確了解災區問題與需求後,特別邀請產、官、學及在地團體、青年、領袖等,出席這場集體的對話,期能獲得相關的共識及後續的行動策略,激發與鼓勵本鄉在地社區、社團及資源團體等,討論與構思,「咱們社區有什麼需求與發展潛力?阮可以提出什麼計畫,來幫助阮們社區」。本中心也非常熱意,來協助、輔導及陪伴社區提案與執行,甚至由本中心擔任資源平台角色,串連各團體各社區之特色,以策略聯盟方式共同提案,建立佳冬鄉災後重建與重生之群體行動網絡,發揮群策群力之效果,共同承載、共同成長,撐起佳冬一片天。

 



[1]佳冬鄉生活重建服務中心/計畫協同主持人

[2]中山大學-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/副教授、財團法人中華勞資事務基金會/董事長

[3]根據塭豐村養殖飼料業者99.08.30表示:現階段復養的約只有四成,而且幾乎都以午仔魚、富貴魚、金鐘魚等,短期(一年內)可收成的魚種為主,至於石斑、龍膽等高級魚種則較少人放養,因為現在大家都沒本錢,幾乎都是拿漁塭土地去抵押,跟漁會借錢。一甲地約可貸到三百萬元左右,但光是電費一個月就將近五萬元,龍膽石斑的魚苗現價也要四百萬至五百萬(因災後「魚母」流失,以致魚苗漲價),再加上飼料也漲價(原料國智利亦受風災影響),如此一來,即便是用土地貸款,受災漁民也很難承擔這樣的復養成本,因此災後復養龍膽石斑則較少人放養,幾乎等於零。

[4] 在這裡不使用「農作」之稱,而使用「農產」,主要是檳榔一直以來,未被農政單位正式列入農作物之類別。

[5] 1.累積下陷量達五十公分以上者。2.近年地層下陷年平均速率達每年十公分以上者。

[6]  屏東嚴重地層下陷區國土復育策略芻議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左堆南岸13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